赤道原则助力中小银行发展“绿色信贷”

2017-01-25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玉)近日,江苏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首家采纳赤道原则的城商行,这也是继兴业银行之后第二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

  江苏银行行长季明对记者表示,采纳“赤道原则”,是江苏银行作为一家上市银行的自觉担当。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赤道原则尽管对银行有更多约束,但能助力银行规避环境风险;以未来收益权来替代贷款抵押,创新了绿色信贷方式。

  赤道原则助力规避环境风险

  记者了解到,赤道原则适用于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新项目、或银团贷款总额为1亿美元且本机构参团金额不低于5000万美元的、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旧项目扩容与更新现有设备有关的项目融资,以及项目融资财务咨询服务等金融行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赤道原则一共有十个原则,并不复杂,可是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因为这是商业银行给自己套上的枷锁。“概况起来,首先是项目分类,第二是适用标准,第三是根据对照标准进行整改,第四是进行公开披露,接受公众的约束。如此一来,许多想要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由于前期已经投资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社会有重大影响而无法达到标准。”

  简单看,采纳赤道原则或许会减少银行的一些商业利益;但是,在鲁政委看来,“采纳赤道原则虽然没有真金白银的好处,但好处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当下环境风险已经成为了银行的最大风险。比如我们所关注到的许多由中国援建与投资的道路和水电工程,在东南亚和中南美洲地区屡屡受挫。究其原因相当程度上,是在项目论证中缺乏项目对当地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评估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说,采纳赤道原则有利于帮助我们规避银行信贷活动中的环境风险。”

  记者了解到,赤道原则从2002年订立到今天,已经有十几年。实际上它也是金融机构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所兴起的社会责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社会责任运动普遍要求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要承担除了经济责任之外的社会、伦理和环境的责任。

  绿色金融产品转换信贷思维

  采纳赤道原则,银行可以有哪些绿色金融的产品?鲁政委为记者分享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和绿色货运融资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节能减排融资的还款来源,是靠未来收益权。实际上这就改变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从抵押变成了未来收益,将收益权用来担保。同时,与IFC合作损失分担机制。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个损失分担一分钱没有动用过,而且这一部分资产都保持较好的资产质量。

  “没有发生过损失,这可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往往认为有风险的,但是通过一系列减排措施的落实,以及未来收益权做抵押权的处理方式,实际上达到的是更好的质量。所以,更多的金融机构在采纳赤道原则时候所担心的问题,实际上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鲁政委说。

  而在绿色货运融资案例中,银行通过向中介机构(设备供应商、行业协会,还是货运公司等)提供贷款,由后者统一采购设备给这些货运汽车车主,产生节能减排效果以后,由这些机构与货运企业收益分享,提高了环境金融的使用效率。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江苏银行将多维度对接“赤道原则”,加快推进产品创新,打造“固废贷”、“脱硫贷”等绿色产品,持续完善符合赤道原则标准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多层次赤道银行金融服务;建立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协助客户做好项目环境及社会风险评估;加强与国内外行业研究机构合作,提高赤道银行专业研究能力,引进和培养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建立专业化服务队伍。

  绿色金融在各个区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不管是煤炭的开采,还是炼钢的过程,首先要淘汰那些落后产能,其次要对那些重点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比如如何提高钢铁的燃烧效率,如何利用它的余热把钢渣变成水泥,这些就是环境金融要解决的问题。”鲁政委说。


来源: ?中国证券网  作者:  浏览次数: 852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