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输出清洁能源“金标准”

2017-01-25

近日,国内生物能源领军企业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动下,阳光凯迪在海外合同订单总额达45亿美元左右,业务覆盖了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芬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1月14日,来华访问的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专门接见了在越投资的中国民营企业代表。凯迪集团在越南的环保电厂项目得到了阮富仲的高度评价,认为凯迪在越南的投资和合作为中越友谊加了分。

近年来,凯迪集团加大了在“一带一路”上的投资和布局,以环保绿色的合作理念、一流先进的技术设备,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肯定。阳光凯迪集团董事长陈义龙说:“凯迪走出国门,代表的是中国企业的形象。我们希望在 一带一路 上树立中国企业绿色、共享、普惠的发展形象。”

走出去要靠“硬实力”

2007年,越南越煤集团向全球招标,计划在越南冒溪建2台220兆瓦燃煤电厂,包括凯迪在内的海内外6家企业竞标。

作为越南国家电力发展第六号规划的国家级重点电力项目,越南对冒溪工程质量要求极严,不少承建企业不能保证如期完工。而且业主要求按照欧美质量标准施工,还请来德国知名公司担任项目监理。凯迪工程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安春霞举例说,电厂点火运行测试,按国内标准,运行7天即为合格,而越南却要求连续运行30天。

经过近2年的激烈竞争,凯迪最终胜出,拿到了4.4亿美元的项目合同。

2013年1月,经过3年多鏖战,冒溪火电厂建成投产,比合同还提前完工3个多月,工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合同指标,成为越南外资企业中第一个提前完工的项目。随后两年的质保期内,冒溪电厂发电量和安全运行小时数在越南同类电厂中稳居第一。越南工贸部向凯迪颁发了越南第一个燃煤电厂建设领域的优秀项目荣誉奖状,越南环境与资源部颁发了该国第一个“与环境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工程”荣誉称号,越南中央政府也史无前例地为一家外国公司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奖章。

凯迪在越南一炮打响,随后3年,先后在越南拿下6个项目,合同额达30亿美元,占公司海外订单大头。

截至目前,凯迪在越南已经获得了4个大型燃煤电厂项目的EPC(设计、采购、建设)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额近35亿美元,已经完成合同额近12亿美元。其中升龙2 300兆瓦燃煤火电厂项目EPC总承包合同额为6.45亿美元,被列入越南国家电力发展第七号规划的重点电力项目。在越南未来两个5年的发展规划中,凯迪在越投资领域涉及清洁煤燃烧发电、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园建设等,投资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凯迪这样优质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越发展,共促中越两国经济繁荣昌盛。”2016年12月,越南总理阮春福在接见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时候说。

“要树立中国企业的形象必须严格自律,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凯迪生态董事长李林芝说,“有的西方企业认为越南经济落后,质量可以马虎一点,结果被业主请来的监理查出后全部返工,得不偿失。共赢是信任的基石,耍小聪明是自毁品牌”。

让中国标准成为“金标准”

作为我国生物质能源的领军企业,凯迪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标准逐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凯迪是印尼国家电力公司2台燃煤火电厂的参建商之一。该项目投资方为日本住友公司,主机设备承包商为日本三菱和日本东芝公司,辅机设备承包商为美国博莱克·威奇工程公司,其中凯迪负责辅机设备的烟气治理(脱硫)业务。相比这些世界巨头,凯迪算是“无名小卒”。

“凯迪只是负责其中一个项目,技术质量必须与日美企业统一,要求之高可想而知。”凯迪环保海外事业部副部长张小鹏介绍说,美方企业要求,相关设备的焊缝度必须精准到毫米,且外观要像工艺品,触摸上去不能有任何凹坑;还要求施工过程中,任何地方修改必须制图。最终,这一项目的设计全部由凯迪技术团队及中国专家完成,设备绝大部分由中国企业提供。凯迪第一次将中国标准输入印尼。

近3年来,凯迪先后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等地拿下一批订单,全部采用中国设计标准。

凯迪还依靠自身实力逐步走入西方市场。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计划在芬兰凯米市建设10亿欧元投资规模的生物质制油厂。拟建的第二代生物质制油厂将以薪材作为主要燃料,这也是芬兰首家此类工厂。2016年7月,芬兰生物质燃油项目作为新能源创新示范工程成功申请欧盟气候行动署奖金8850万欧元。

此外,凯迪将在巩固越南等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以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为重点的南亚市场。在业务领域方面,凯迪将在巩固电厂EPC总承包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基础设施领域、能源领域以及生态园建设领域的业务开发,并将走出国门,赴海外投资,探索“EPC总承包+项目投资”并行的国际化之路。

“输出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品牌,最终的目的是输出标准。我们希望中国的清洁能源与生物质燃料标准得到更多认可,让中国标准成为金招牌,在世界品牌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陈义龙说。

做“一带一路”连心桥

31岁的越南人杜氏草在凯迪的越南项目上已经工作6年多了。他至今仍然记得2013年春节去中国湖北武汉参加凯迪公司春晚的情景。当时他和另外两位冒溪项目的中国员工一起合唱了中越友好歌曲《你来我往有情缘》,他觉得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这6年来,我目睹了凯迪在越南的成就,从无人问津到总理和总书记接见,越南的报纸和电视新闻也经常报道,凯迪的名气越来越大,我的家人都为我在凯迪工作感到自豪。”杜氏草说。

近年来,凯迪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尤其注意让项目普及当地群众,采用绿色环保技术,积极推动当地就业。

“ 十三五 时期,凯迪将加快全球化步伐。”陈义龙表示,5年内,公司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北美等市场拓展。

据了解,凯迪将在北美重点开发电子垃圾处理项目、废旧汽车与轮胎处理项目、加拿大铁路废旧枕木处理项目、高危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等,力争到2020年,项目达30个,承包订单合同额达300亿美元。

“公司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油等技术,正逐步从重资产电厂企业向输出技术标准的服务商转型,在全球配置资源。”陈义龙说。

同时,凯迪也加大了与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力度。


据了解,凯迪生态已与平安银行成立了60亿元的产业基金,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33亿元,合作规模近百亿元,此后双方将在“一带一路”上更加有所作为。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凯迪生态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已设立完成1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未来依托东方资产管理控股有限公司在海外优质的资本实力,共同开发“一带一路”项目。近期,凯迪生态与中国华融成立华融凯迪绿色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母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未来在“一带一路”的投资发展更加令人期待。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作者:  浏览次数: 808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