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17-05-02
保岸线。强化规划管理,控制优化增量岸线资源使用,注重发挥岸线资源的生态涵养功能,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调整安庆港中心港区布局,实施城区码头外迁,解决港城矛盾;加强港口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港口建设项目,加快淘汰落后的装卸工艺及设备设施。截至目前,关停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的安庆港14号框架码头等6座码头,整治宿松港区存在的无证小码头10座,整合1座,纳入规范管理1座,关停并拆除8座。
治码头。开展中心港区码头堆场扬尘和港口船舶污染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召开中心港区码头堆场大气污染整治推进会5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执法车辆150余辆次,下达码头(堆场)环境问题处理意见通知书16份,督促落实通知书2份,会同市环保局下达环境监察通知书1份,相关港口企业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00余万元。
优结构。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淘汰现有落后船舶,限制新建非标准船舶,鼓励建造符合国家引导方向的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示范船。2010年和2014—2017年,分别实施了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程和“十二五”期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共拆解老旧船舶359艘,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船舶143艘。截至2017年3月底,我市拥有船舶运力1111艘、总载重吨180.1万吨、平均载重吨1621吨。较2010年,船舶数虽减少27.29%,但总载重吨位和平均吨位却分别上升了36.36%和87.62%,船舶运力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