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与世界气象组织周三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拥有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国家数量已创下119个的历史纪录。此外,自2015年以来,这些系统的综合能力已提升45%,反映出其预警能力的显著增强。然而,关键领域的缺口依然存在,这凸显了为实现“全民预警”目标而增加投资的紧迫性。
在贝伦气候峰会上发布的《2025年全球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现状》报告,为联合国旗舰倡议“全民预警”的实施进展提供了概览。该倡议旨在到2027年让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受到早期预警系统的保护。
报告显示,全球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实施该系统的国家数量已达119个,覆盖全球60%的国家,过去十年间增幅高达113%。然而预警覆盖仍存在缺口——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仅有43%建立了相关系统。
各区域系统能力综合评分平均提升45%。非洲自2015年以来进步最为显著,综合评分增长72%,但仍是整体能力最薄弱的地区。
报告特别关注持续加剧的新型灾害威胁,包括极端高温、野火和冰湖溃决洪水。这些新兴风险对现有预警系统构成挑战,许多系统尚未具备应对能力。
报告敦促各国政府凝聚共识,通过加速定向资金投入、强化风险治理、确保所有系统与当地社区共同开发三大举措,实现全民预警保护目标,不让任何人掉队。
尽管灾前预见性行动正日益受到重视,但报告指出仍需进一步加强灾害风险认知能力——该领域自2022年以来仅提升16%。目前不足三分之一的国家具备风险认知能力,而这正是构建有效预警体系所有组成部分的基石。
报告关键发现:
早期预警系统有效挽救生命:具备完善多灾种预警系统的国家与系统薄弱国家相比,灾害相关死亡率降低近六倍。
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但仍存盲区:目前60%的国家已建立多灾种预警系统,但区域差异显著——亚太地区覆盖率最高(72%),美洲与加勒比地区最低(51%)。在特殊处境国家中,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覆盖率最为滞后(43%)。
系统完备性至关重要:建立预警系统仅是第一步,必须确保风险监测、预警传播、应急准备和社区响应四大支柱全面协同——这正是衡量系统完备性的标准。
风险认知能力亟待加强:去年报告风险认知能力不足的国家数量减半,但该领域仍是全球预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早期行动力度提升:去年撤离人员数量显著增长,尤其在阿拉伯国家地区,这表明更多国家及社区正在采取预防性行动。
资金与技术鸿沟凸显:尽管资金投入增加,但针对系统长期运维的专项可持续投入仍显不足。持续的"数字鸿沟"制约着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以人为本方显成效:以沟通对话为基础、由地方主导的以人为本模式,是确保早期行动切实有效的核心要素。